查看原文
其他

一篇作文写三年?解密复旦附中的“过程性写作”教学

2017-03-14 黄荣华 新读写


怎么写好作文?在过去十多年里,上海的复旦附中一直在实行“过程性写作”的教学。


何谓“过程性写作”?


它与普通的作文训练有什么区别?


这种训练对学生的成长与写作能力的提高效果明显吗?


黄荣华 | 复旦附中语文特级教师


所谓“过程性写作”,就是将高中3年的写作训练看作一个“过程”,将这个“过程”分为从高一、高二、高三这三个步骤。


同一个作文题目贯穿于整个“过程”,但“过程”中的每个步骤所要实现的训练目标是不同的。


高一:主要表达生命“存在”与“发现”,少量表达“见解”,写作技能训练以叙述、描写为主,议论为辅;


高二:主要在表达生命“存在”与“发现”的基础上表达“见解”,写作技能训练以议论为主,以叙述、描写为辅;


高三:立足时代,思考现实,反思自我,形成比较成熟的看世界的方法——“一分为三”,写作技能训练以结章和恰当运用写作手法为主。


这个“过程”中的每个步骤各有侧重又有内在关联(由感性而理性的螺旋式上升)的阶段。


在“过程性写作”的实践中,学生们在高中三年内完成了“发现自我存在→唤醒生命良知→发展精神纬度→彰显生命价值”这一精神成长过程。


这是一个良好的“过程性”结果。


黄荣华,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、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获得者,国家“万人计划”领军人才,现任复旦大学附属中学语文教研组组长、上海市教师学研究会语文教师专业委员会主任。


“过程性写作”教学具有三大特质


1、清晰:


学生从高一进校的第一次作文,到高三的毕业考试作文,三年间的全部写作训练构筑成一条清晰的、不断向前延伸的路线,每一次写作就是前行的一次脚步。


每次写作对作者来说,都具有推动自己生命成长、发展的必然意义;最显性的表现就是推动自己的作文不断完善、发展,最终收获良好的过程性结果。


2、有序:


“有序”是“清晰”的保证。


“过程性”特别强调1+1+1+1……强调每个“1”的必然意义和所有“1”的累加效果。


因此,从第一次作文到毕业考试作文,严格地说,每次写作所构成的写作顺序具有必然性,每次写作的顺序是不可变更的:每个“1”都在“此时”(学生写作时)具有最高写作价值与最佳写作效果。


这样一次一次具有最佳写作时效的写作训练不断累加,就体现出了写作的有序性。


3、适切:


“适切”是“有序”的保证。


“过程性”强调每一次写作都切合学生的学习实际,即符合同学的学习成长的内在需求。


在复旦附中写作教学的三个系列——课堂写作、随笔、“单元贯通”写作中,课堂写作和随笔是动态写作,即根据同学精神成长过程的需要设题;


“单元贯通”写作是静态写作,即根据单元学习进度设题。


课堂写作和随笔,每届学生的写作题目变化很大,相同的题目极少;而“单元贯通”写作题目每届学生大体一致。


这样,动态写作与静态写作结合,形成了复旦附中同学过程性写作的适切性特征。



值得一提的是,每次作文虽也被视为整个写作过程中的一个点,但它最关注的,绝不是学生每次作文的分数,而是学生每次作文表现出来的情感向度、思想高度、思维精度所显示的可持续发展性;


教师不单单根据学生的作文本身来进行点评,而是更关注学生在写作上的发展潜力,与学生一起修订写作发展策略。


学生的情感、态度、价值观是“过程性写作”教学中的生长点,学生个体的精神成长与发展成了学习的指归;学生参与整个写作过程的热度、深度以及完整度,学生表现出来的情感向度与思想高度,以及用何种形式来表现这种情感向度与思想高度,成了教学研究最为用力的地方。


这样,每个作文题目的设计,就成了关键中的关键,它应当能关注学生的精神困惑,尽可能找到能触及学生灵魂深处的作文生发点,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,引导学生尽可能做深层次的思考,不露痕迹地把作文成长需要的写作技能巧妙地融入其中。


在“过程性写作”教学设计中,题目设计是最关键因素。


每届学生的写作题目都有很大的不同,不同届别的学生,我只保留3~5个相同或相似的题目,其他题目都紧贴不同届别同学的写作实际需要,随写作进程发展而生成。


题目的选择需要因时而宜,因每一届学生的实际情况与不同的写作、成长需要而宜。它应关注同学的精神困惑,尽可能地触及学生灵魂深处,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,引导学生尽可能做深层次思考,不露痕迹地把提升写作技能与促进精神成长融为一体。


对学生来说,在这样一个写作学习过程中,会很自然地获得良好的写作学习的结果,不仅能较好地应对各种考试,更重要的是可逐步习得成长所需的情感力、思想力、文化表现力。这就是一个良好的“过程性”结果。


过程性写作”题目举例:《9月4日这天》


黄荣华:


“9 月× 日这天”,是我指导学生作文的一个传统题目,用了二十多年。从上世纪90 年代初期始,我带的每届高一新生入学的第一周或第二周都写。


为什么?受各种因素的影响, 进入高中以后,不少学生形成了明显的假大空的“ 学生腔”,且这种情况一届比一届严重。


我依旧让新一届同学写这个题目,因为他们与往届同学一样,需要这个题目给他们心灵以撞击


不是9 月1 日,不是9 月10 日,不是国庆节,不是中秋节,什么特殊的日子都不是,同学拿着这个题目会感受很强的冲击力:惯常的思路与想法在这个题目面前失效了!从小学二年级就开始写作的“ 最有意义的一天”的“ 公共意义”一下子找不到了!


它需要同学从一个平常的日子中发现自己生活的印记,由此去寻找个体生命最平凡一天的“私我意义”。


这个题目是提醒同学, 进入高中后,许多东西需要重新审视。15 年的生活,9 年的小学、初中学习,同学已经“ 被遮蔽”了许多, 看世界的眼睛的一角早已被一些东西遮挡住了,因此不仅要将其掀开,还要时刻保持警惕,不被重新遮蔽。


这个题目也是作为高中语文教育起步的重要组成部分,引导学生开始自觉地体认自我生命的每一天,珍视生命的每一天,而能够带着更真诚的心开始学习与生活。


同时,这个题目在写作技能训练方面,也可以很好地从描写、叙述等角度观测同学初中作文的基础,为高中作文技能训练寻找更合适的方略。所以,二十多年来,我以此题为同学进入高中阶段作文学习的起点。


黄荣华老师作客重庆市复旦中学,为来自重庆各市区的数百名语文老师上语文示范课


来看两篇学生习作——


张立达:9月4日这天


历史记住了上千个9 月4 日,于我,也曾跨过15 个9月4 日的时光门槛。而昨天,在15 个9 月4 日中,却是最崭新的一个,也是独具特殊意义的一个,只因它是我高中生活中的第一个9 月4 日。


清晨5 点,室友的闹钟将我从另一个云端的世界拽回,睁眼,坐起。恍惚间,仿佛还坐在宽敞的席梦思床上,面前橱柜中的泰迪熊还在对我微笑。可晃一晃脑袋,眼前只有黑漆漆的一切,满是皱褶的蚊帐隐隐晃动着。


去年的9 月4日,我一定不曾想过今年的9 月4 日会是什么样;而昨天,我也一样尚未考虑明年的9 月4 日又将如何。但这一个个9 月4 日究竟是独立存在、互不相关,还是看似无关之下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呢?昨天与今天,今天与明天,在时空上互不相交的两点,它们之间真的不存在任何关联吗?


就在昨天的历史课上,我们从白居易的《卖炭翁》提取出许多信息,进而分析出唐代长安城的大致布局、唐代交通工具、人民生活水平……或许从某种意义上,昨天又和唐朝某年9 月4 日有着联系。可白居易创作这首诗时,也不会想到后人会来吟诵它、研究它。


生活也许就奇妙在它的不可知性。


晚上回到寝室,与母亲通话,她告诉我高考改革的方案就在昨天公布了。霎时间,我似乎感觉未来的道路已然被勾画出来,可究竟是怎样的道路? 终点又在何方? 却又不得而知。


或许昨天和201 7年的9 月4 日又联系在了一起。而这两点之间的空白还等待我用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的时光去填补、去充实。那么我做的每一次努力,浪费的每一寸光阴都会造就未来。


是的,时间轴上看似断续的点,都是串在一起的。


但是,我们不必为明天苦恼,为未来与现在究竟有哪些联系而苦思冥想。因为做好了每一个“ 今天”,就是做好了每一个“ 明天”。


( 作于2014 年9 月5 日)


草明:9月4日这天( 有删节)


9 月4 日,这一夜势必属于回忆。


秋虫轻鸣, 晚风中,我看到的是现实。在这个无比向往的校园中学习,却遭遇了种种羁绊与挫折。


在上午的体育课上,乒乓专项课需要分班,本是踌躇满志,自认为进入提高班不在话下,然而直面发球机发出的一个个小小圆球,紧握球拍的手却僵住了,无暇反应,另一个球已临手边,击球, 却又高高画出抛物线, 远远地急坠到了地面…… 


而别人,是那么胸有成竹,有力地挥击,球飞越球网平稳下落。英语课直面生词摸不着头脑,却总有声音冒出对答如流……


在残酷却寂静的较量中,我不置可否地身处下游。


静谧的夜中,我怀疑自己的选择,在这里,我远离了过去9 年中明珠璀璨的高位,仅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,有如逆水行舟, 艰难力争上游。这一切,与回忆形成了难以逾越的冲突、矛盾。


9 月4 日,这一夜势必属于迷茫。


夜深了, 校园静了, 在怀念与惆怅中,今夜难眠。




投稿邮箱:xinduxie211@163.com;更多精彩内容尽在《新读写》!(上海各东方书报亭有售)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